郭子光(1932年12月—2015年5月17日),男,汉族,生于四川省荣昌县郭氏中医世家,首届国医大师、著名中医教育家、理论家、临床医学家,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,中医康复学科开创者。曾获中华中医药学会“终身成就奖”。
1932年12月,生于重庆市荣昌县郭氏中医世家。
1947年-1951年,亲仁中学肄业后读私塾1年,后师从舅父廖济安习医3年。
1952年-1955年,悬壶乡里,后任县城关医院主任。
1953年,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中医进修学校专修班进修1年。
1956年,成都中医学院(现成都中医药大学)医学系本科。
1960年,毕业后留校任教,从事中医内科、伤寒、各家学说、养生康复等课程的教学、临床及科研工作。
2015年5月17日21时04分,因病医治无效,在四川成都逝世,享年83岁
郭子光主编出版《现代中医治疗学》、《伤寒论汤证新编》、《日本汉方医学精华》等近20部,参编著作20余部,发表论文160余篇。他积极推进中医国际化,曾多次应邀去日、韩等国讲学交流,发扬国粹,深受好评。
《肺结核病》(人民卫生出版社,1983),提出具有普遍性的“三因鼎立”之说,而形成下述发病公式:原因十诱因十素因致疾病,是对中医发病学的发挥。
《伤寒论汤证新编》(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83),提出“病理层次”之说,阐述伤寒六经证治规律,从一个侧面发挥了仲景学理。
《中医康复学》(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,198),在全国率先开拓中医康复学术领域。
《日本汉言医学精华》(四川科学技术出版杜,1990),是介绍日本汉方医学特点的专著,体现科学无国界,能容则大的思想。
《中医奇证新编》(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,1965),集古今奇证治验之大成,加按阐明机理。
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;
2002年,被确定为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。
2009年,被评为首届国医大师。
荣获四川省康复医学会颁发“学科发展杰出贡献奖”、中华中医药学会“终身成就奖”。
Copyright ©2010-2020广州市岭南中草药博览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粤ICP备12079369号
地址:广州市从化太平镇神岗格塘村8号电话:020-87946079传真:020-87946079
服务电话:
020-87946079
国医小镇